吃完配有無敵海景的午餐、休息片刻後,我們立刻再沿著台11線往北。經過小野柳沒停留,沒多久就在路邊遇上它....
【臺東.富岡】藍色愛情海之太平洋的風 - 原住民風味餐,記得先預約!
天氣超熱、太陽超大,透中午要走在這片沒有遮陽(建)物的草原上很掙扎,先看看影片精華版。
台東縣觀光旅遊網這樣說:加路蘭,它是東河鄉的阿美族部落,阿美族語稱為「kararuan」,意指洗頭髮的地方。
這是我對這項作品的註解。原位民頭像面向太平洋,那隨風飄動著的髮絲是不是充份表現「加路蘭」的意義?實在好貼切。
也有利用石頭堆砌而成的藝術作品。
漂流木、枕木構成一個個壯觀的大型雕塑。
朋友躲在這個山型休憩涼亭乘涼,獨留我一人四處走走曬太陽。
遠方的山群、眼前的草坪,除了太陽太曬,其實也是心曠神怡。
休憩涼亭背後面向大海的是由漂流木組合而成天然屏障,以防止太靠近岸邊而失足跌入海中。波浪型巧思,構成一幅美景。
大熱天也不少遊客來曬太陽。
衝向天際的石頭,廣闊藍天頓時成了它最美的背景。
一顆顆突出草叢衝向天空的石頭群,也化身為保護安全的天然戰士。
我很喜歡這樣的巧思。
太陽下的它們,不眠不休、炯炯有神的站立著。
亂中有序,延綿在大片草原之中。
聽說這是整個遊憩區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品、爭相與之合照的人潮不少。
無人一景,真的很瞬間!實在可遇不可求。
目光沿著天然屏障往遠方望去,海岸線的濤濤浪水與矗立眼前的秀麗山巒,這不就是山明水秀嗎?
長鏡頭拉近一看,她在撿什麼?
又是透中午在大太陽底下的釣客,白白浪花不斷打在他站的礁石上,有點危險。
波濤有時凶湧、有時平靜。
白色浪花與海裡的礁石群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,莫名覺得好適合作唱片封面。
太陽下的石塊們閃閃發光。
我再度沿著岸邊走走,利用長鏡頭尋著視線的小角落。海風徐徐帶來濃濃鹽分,眼前的這植物卻生氣盎然!其實它生活在面向大海的陡峭斜坡上。
小白花也長得很好。
反而陽光下出現如鹿角般的枯枝.......
米奈有話說:
聽說假日時這裡會有手作市集,想必是熱鬧滾滾。但我想,我會在非假日來,來這裡看山看海大放空...........
加路蘭遊憩區:
免費、有公廁(重點!)。
✿ 我的shutterstock
✿ 加入shutterstock一起賣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