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去了一趟橋頭糖廠,坐高捷回程時,特地在左營新光三越下車(高捷左營站),為了來看看臺灣百年花磚展(免費)。
一出(快速)電梯,原本只在網路上看到的臺灣百年花磚展看板,立馬映入眼前,實在是吸睛又超美~
來到入口處,心情愈是無比雀躍!
因為花磚,是個愈看會愈愛的小可愛!小小一塊花磚,其實裡面蘊藏了悠久歷史與不可抹滅的臺灣歷史。
準備入內!這面花磚牆雖然是印刷品,已經非常足夠訴說花磚的美,任何言語都是多餘~
[ 圖片文字部份截取 ]
以前有錢人使用珍貴的花磚妝點門面,是為了彰顯家族富貴,隨著時代變遷,老屋逐漸被拆除,一群上班族花了20年的時間默默為臺灣保留下數千片百年花磚,並一步一步修復,且成立影像資料庫。2015年在嘉義,志工決定用畢生積蓄花了二年的時間,成立了屬於這塊土地的花磚博物館。
花磚博物館在嘉義,我好想去看看!👀
花磚博物館的LOGO介紹,獨特的很花磚。
在轉角出現的小面花磚牆,就在蓋印章的上方。
這次花磚展提供了四款紀念章,我沒有帶本子,隨便印在隨身宣傳紙的空白處,回家再剪下貼在自己的手帳本裡,請忽略那寫完未乾就被我迴到的文字@@。
ps. 聽說現場打卡有送酷卡,酷卡背後設計有四款印戳位置,整張設計得超美!請記得拿!但為何現場工作人員並沒有告訴我這個訊息?!XD
展覽也展出搶救花磚全紀錄,這是非常珍貴的文字與影像,而且還有影片!看完之後我也很熱血。
歷史紀錄的珍貴照片,只有努力保存。
只出現在1915~1935年之間的花磚,【 百年花磚 拆一片 少一片 】這句話根本震撼我的心,久久無法抽離!😭
圖片文中說明最後一句話:「趁工程還未進行前,請屋主允許我們爬上屋頂,留下花磚。」在在說明搶救花磚的時間迫切性,簡單文字,句句撼動人心。
自掏腰包搶救愈來愈少又無比珍貴的花磚的無私,令人佩服。
歷史照片,珍貴典藏。
搶救過程還包括後續的修復工程,帶回在怪手下搶救回來的每一片花磚,光是如何除去百年黴菌的工程就讓我深感佩服,竟然還需花上1~2個月的修復,而且這些還是志工們經過多年研究所得到的成果。
懶得看搶效過程的文字說明,也可以直接看看影片,影片時間不長,但畫面更震撼!
花磚也有標準尺寸,是一般常見的正方形立體狀(15.2*15.2cm / 1:1),而長方形立體狀(15.2*7.6cm / 2:1)則是點綴用,甚至有長條狀的特殊尺寸,如牆上最右。
牆面上的說明文字看不過癮,下方就是圖片裡的本尊們。禁止手摸!(這是看任何展覽應有的基本認知)
又見麒麟!!!我最近跟「麒麟」好有緣,平時根本不容易出現。
【高雄.苓雅區】2017年街頭藝術彩繪節 - 衛武里以外壁畫【集好集滿】(下)
前幾天去追苓雅壁畫時,也遇上的麒麟一頭。
中間展示區,地板上有些什麼?
真是震撼!是殘缺的花磚,相連的水泥磚石再次證明是在即將剷平的老屋中取得,即使只剩一小角,也需要珍藏呵護,得來不易呢。
接下來是每種花磚上圖案的介紹。
原來常見的水果圖案,在農業社會裡代表豐收,並有祝福的涵意。
似層相識的感覺,好像在哪裡見過它們似的,不只雕刻上色精細,它還是立體!有凸有凹更為花磚帶來延綿不絕的生命。
實際運用,還有臺灣老房子特有的傳統花窗。
各式動物圖案花磚也是常見,尤其麒麟、花鳥、蝴蝶。
配色好亮眼,也是同樣有凸有凹、畫工比水果類更精細。
剛看到華人市場歸類時,有點驚訝!原來是跟早期代理商的貿易活動有關,依當地風俗設計,臺灣則是以象徵富貴吉祥的圖案為主。那不就是牡丹花及各式華麗磁器?
匠師的巧思,依地區不同由匠師自行設計配色而成的花磚,所以展現的花磚變化非常多。
同時是有凹有凸,更花俏、變化性更大了!
代表富貴繁盛的花卉豈能忘?花卉的運用組合更多。
廟宇使用整面的花卉花磚牆,形成百花祈福的畫面,更貼近人心。
花磚也玩花式的概念,轉個方向形成不一樣或意外中的圖案,好有趣。
玩轉花磚,得到不同的樂趣。
加入幾何圖案的花磚設計,是近期市面上很流行的玩法,我自己很喜歡!
各種尺寸的花磚一字排開。
五顏六色,雖然看得心花怒放,但也對致力保存百年花磚的志工們感到敬佩。
得來不易,也保存不易,更需要延續的強大使命。
提供目前散落在臺灣各地擁有花磚的老房子,可以來個花磚旅行。
每塊都標註來源的花磚實體。
閉展前,有二天實際體驗的付費課程,只有進行上色部份,包含所有畫具及顏料提供、上色後的窯燒製成,現場還有老師帶領操作。看得我心癢癢~
左是平面的花飛碟舞、右是立體的富貴牡丹,我對立體牡丹很有興趣!因為看過影片,其製作過程的精細繁複和耐心精神讓我印象深刻。
現場還提供六款花磚做1:1拓印,可以使用現場提供的白紙和鉛筆。
展區不算大,利用中間位置展示復古家具們。
這可是1920年的花磚巴洛克椅,非常少見,被歲月磨損的原木色與花卉磁磚形成昭和時期的優雅氛圍。(資料來源與截取:現場說明牌)
轉到另一角,長長的它可是很有來歷。
百歲的腳踏板,我想只有有錢人家才能享有這富貴享受吧,這可是為了避免地上溼氣有損健康,使用較硬的樟木製成。(資料來源與截取:現場說明牌)
看到「媳婦椅」,我笑了!其實就是常見的方椅,但在椅面鑲上磁磚就是上品,是為了方便做家事,也是使用較用的樟木製成,比較耐啦。(資料來源與截取:現場說明牌)
現在還是會看到不同高度的方椅,只是沒有再使用這麼堅硬的木材,有的會是竹編、塑膠製成。
這也是大概在1920年出現的紅眠床門眉。門眉是門框上端的橫木,有看過古裝劇的朋友應該懂。(資料來源與截取:現場說明牌)
ps. 什麼是「紅眠床」,可以直接看農村老爺的介紹。眠床,是床的台語。
ps2. 沒想到農村老爺民宿好吸引人!(放錯重點)
一樣也是富貴人家才會出現的產物。當時受到日本文化影響,所以匠師們也慢慢融入日本技術和裝飾,帶點日本風。(資料來源與截取:現場說明牌)
有床,就不能忘了梳妝臺。
米奈有話說:
來源:台灣花磚古厝
一直默默注意有關台灣花磚的保存,一開始只是覺得它那些幾何圖形及翻轉變化很吸引我,就像小時候玩萬花筒般,轉個角度出現無限及意外的排列組合的有趣。
愈注意愈發現,台灣花磚可不是只有轉轉方向的簡單,出現的時間不算長(1915~1935) ,卻隨著老屋拆除快速的消失,要不是這群志工們發願的致力保存,現在可能都會看不到。這些可是在課本上學不到的臺灣歷史啊!
深刻,銘心。
幾天後,我前往屏東市孫立人將軍紀念館參觀,從只聽過「孫立人」 三字到聽完詳細精闢解說後,再與志工閒談,談及也有一群志工們為台灣花磚保存而努力時,我熱淚盈框!也一同參與孫立人將軍紀念館的保存連署,不僅簽名,還留下好幾句文字,希望這些得來不易、一群人默默為其努力的臺灣歷史,為後化所做的一切努力!
臺灣百年花磚展資訊:
粉絲頁:台灣花磚古厝
地址:高雄左營新光三越11樓(高捷左營站、高鐵左營站、台鐵新左營站)
時間:2017.11.23~12.24.
費用:免費(有付費體驗課程)
✿ 我的shutterstock
(點圖看作品)
✿ 加入shutterstock一起賣圖